第240章 物资全部上缴绥热察军区,不鸟李云龙
葫芦开小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0章 物资全部上缴绥热察军区,不鸟李云龙,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葫芦开小花,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惜未能免于战火,多处古迹遭受破坏。</p>
若是没有鬼子来袭,这本应该是山清水秀的名胜古迹。</p>
“通知王超,一定要安抚好地方的群众,做好思想工作。”</p>
“对于汉奸之流,可考虑两极分化处理,对于危害不大的进行思想教育,不妨碍大度一些,让他们感受到我八路军的宽容政策。”</p>
“对于作恶多端之流,一定要从严处置,绝不轻饶。该枪毙的枪毙,该关押的关押。”</p>
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块碎石,本应该是建筑上的砖石,被炮火轰炸下来,其两头尖尖,握在手中,能刺出血迹。</p>
丁伟信手握紧了它,直到手心的鲜血向下流淌。</p>
“司令员,你……”</p>
丁伟的神色严肃,无视滴血的手掌,让所有的士兵看着,让所有的民众看着。</p>
“若非侵略者,我家园何至于破碎,我们何至于流血牺牲,此仇比天高比海深。谨记今日之痛苦,不敢忘却丝毫。”</p>
作为一个过来人,更能体会到这个年代的残酷跟无助。</p>
落后就要挨打,有何理由替祖辈原谅他们。</p>
畜生就该下地狱,不存在原谅。</p>
如能再起战事,必披甲执刃,以报国仇。</p>
“这些断壁残垣真该留下来,让后辈人看看,曾经战火烧到过这里,弹痕枪孔,流淌的都是先辈的血液。”</p>
战士们沉默不语,疲惫的士气在缓缓复苏。</p>
国仇家恨,不得不报。</p>
年轻人当踊跃参军,拿起武器,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p>
物资的清理持续到了2月中下旬,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还没处理完。</p>
总部安排了技术人员接手兵工厂,看看哪些设备设施可以凑活着使用,这地方的条件,比黄崖洞强多了。</p>
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都能打造出武器来。</p>
有了更好的发挥空间,这里将成为八路军的弹药供应处。</p>
周卫国带人去处理医生、技术工种,这类日籍人士,对战争的热诚并不大,其中也有不少反对战争的穷苦人。</p>
拉拢到反战同盟来,可以帮助生产,提供技术支撑。</p>
这方面恰恰是八路军的弱势一环,缺少核心技术,缺少相应的工种。</p>
小鬼子不管咋说,手上还是有点真东西的。</p>
军工技术能够排在二流水平,把他们的东西吸收一部分,足够撑起后方的军工厂了。</p>
缴获的物资可以用来跟远东军继续交易,丁伟贷款的3个亿卢布,到现在还没把武器装备供应齐全。</p>
准备安排第二批500人,到苏联学习。</p>
有这个方便的机会,得抱紧老大哥的腿。</p>
顺带着先支付一些本息,让阿诺夫那边看到丁伟的潜力,给更多的武器装备,提供更多的苏联技术。</p>
毛子的火炮、坦克、火箭炮的科技树一项不错,顺带着还有两款神枪,一款SKS,一款AK47。</p>
至少在接下来的十年内,苏式武器装备可以作为主流。</p>
丁伟到现在还没摸到T34坦克,手上拿到的快速坦克生产线正在筹备之中,第一辆自产的坦克,很可能在4月份出炉,BT系列快速坦克更适合国内战场。</p>
国内路基条件差,武器装备落后。</p>
那你就算弄一万辆T34来,很多地方也跑不过去。</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