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超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章 052相知(上),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工具超人,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52章 052相知(上)</p>
榆树皮,唐植桐听说过,很多人灾年的时候会以此充饥。</p>
如果灾情严重,会说一句“榆树皮都被吃光了”……</p>
榆树皮其实是榆树外皮与中间实木中间薄薄的一层皮,含有淀粉。砍开外皮,用小刀一点点刮下或撕下,阴干上磨,磨出来再掺上一些野菜、树叶食用,不好吃,但有果腹感,就是食用后大便困难,以至于得用手扣……</p>
唐植桐两辈子都没吃过这玩意,这些话还是听村里的一老奶奶讲古说的。</p>
听村里其他老人讲,这位老奶奶老家在孔子故里那边,炼铁的前一年造了涝灾,转过年头又是一场大旱。加上浮夸、虚报、各种大建设的缘故,天灾人祸导致仅有的一点收成烂在了地里,所以这边饥荒来的更早一些。</p>
听老奶奶讲,那年冬天榆树皮4毛钱一斤……</p>
二次投递结束,唐植桐回到支局,直接跟郑所请假,用的理由是探亲。</p>
有郝处的关系在,虽然现在正是投递繁忙的时候,但郑所依旧批了假。</p>
从支局出来,唐植桐直奔火车站,拿着郑所给开的介绍信去买票。</p>
火车站在正阳门外东侧,俗称前门火车站,等明年南城根那边新站完工,才会搬过去。</p>
唐植桐看到一种说法,说火车站怎么会在城里、市中心?规划有问题啊!</p>
说这种话的人,是不了解这个年代,拿以后的发达交通套在这个一穷二白的时期。</p>
火车,从建国到以后,一直都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价格由上面定,不允许贵,否则铁老大何至于亏损?</p>
之所以很多过车站建在市中心,是考虑到旅客探亲、旅游、出差方便。下了火车,近的地方走两步就到了。</p>
能省一点是一点,这些上面在规划的时候就为百姓想好了。</p>
据说当时车站是否继续保留在正阳门附近,曾有过争议。社会还没安定,而正阳门离中枢太近,存在安全隐患,有人建议搬迁。最后上面一锤定音,不搬,要让人民一下车就看见那座城楼,要让人民一下车就能看到祖国的心脏,要让人民知道大家是站在一起的!</p>
之所以今年搬到南城根,是因为前门火车站已经满负荷运转,为了满足运输载客需求,不得不搬,不过新旧车站距离并不远,新车站在旧车站东2.5公里处。</p>
火车票是手写的那种,售票员需要手工在上面写上乘坐信息,还有日期,最后贴上座位号,甚至还要计算票价,购买这样一张车票需要10分钟,最快也要5分钟,所以买票的队伍很长。</p>
唐父老家泉城,既然是探亲,就先买到泉城,到车上再想办法去孔子故里。</p>
前门车站到泉城车站496公里,硬座票价1.66元,特快车,三日内乘坐有效。</p>
火车票是硬板式,一种设计简单、纸面泛黄的小卡片,它的票面长度不到6厘米,宽度只有2.5厘米,用线条数量和底纹颜色来区分快慢车和软硬座。</p>
现下车次没有那么多,很多地方一天能有一趟就已经很不错了。</p>
唐植桐打算明天上午就走。</p>
等回到家,天已黑头,张桂芳问儿子为啥回来的这么晚。</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