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华夏十大宝物,传国玉玺居然第二?
少面多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6章 华夏十大宝物,传国玉玺居然第二?,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少面多肉,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天幕中划过《华夏十大宝物》这个标题的时候,各个位面的皇帝纷纷打起了精神。</p>
大家纷纷表示</p>
“你要是唠这个,朕可就不困了啊。”</p>
在各个皇帝的心中,天下的宝物都是自己的,正好看看哪些宝物是自己不知道的。同时若是自己能留下一件传世的宝物,也将是无上的荣耀。</p>
天幕中视频开始播放</p>
“网友们总是热衷于给历史上的皇帝排名,武将排名,大家都看腻了”</p>
“如果要在华夏历史上选出最珍贵的10件宝物来排名。”</p>
“结果会是怎样呢?”</p>
天幕下的众人无不表示皇帝排名?武将排名?怎么就看腻了?可是我们还没上车呢。</p>
上次那个棒子国的亚洲武将排名就是个笑话,啥时候给咱们也看下啊。</p>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p>
“今天我们就为华夏正史中出现过得宝物做一个排名,只要出现过的都算,消失的也算。”</p>
“第一名【九鼎】”</p>
“九鼎是华夏王权的最高象征,在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p>
“史书记载:武王灭商之后,周武王曾经公开展示过九鼎”</p>
“而后公元前606年,周定王时,楚庄王于洛邑‘问鼎之轻重’。”</p>
“由此可见九鼎的存在是确实的,并非传说。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四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宜阳后直入洛阳”</p>
“秦武王直接入洛阳太庙明堂中欲窥九鼎,当秦武王看到雍州鼎后,想携走带回咸阳,没想到最后举雍州鼎绝胫而亡。这些史料应该是实锤了九鼎确实存在”</p>
“传说大禹统领九州之后。”</p>
“命令各州献上青铜,铸造九鼎。承载九州的气运。”</p>
“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珍异物刻在鼎身之上。”</p>
“九鼎铸成之日,天降异象,九日凌空,自此九鼎就成为了古代皇权的象征。”</p>
“夏商周皆以九鼎为传国之宝,拥有了九鼎就相当于拥有了正统。”</p>
“相传九鼎还有‘问天’的能力,”</p>
“在对应本州的鼎内注满水,稍等片刻,若是鼎里的水平静则说明该州平安无事,若是水翻滚则是说明有大灾。”</p>
“始皇帝一统六国之后也曾找寻过九鼎的下落。”</p>
“作为天下的象征,九鼎当之无愧的第一。”</p>
大秦位面</p>
始皇帝看着天幕中的内容,脸上没有任何的波动。</p>
诚如天幕所言,他派人找过九鼎,至于找寻的结果,只有他内心知道!</p>
大周位面</p>
武则天看着天幕中的内容暗自郁闷,</p>
她自是明白,九鼎乃是天下的象征,可是她派人遍寻天下也没有影子,</p>
九鼎没有,传国玉玺没有,这皇位她坐的一点也不踏实啊。</p>
虽然自己已经命人重新铸造了九鼎,甚至特意找了几万人从宣武门把鼎拉进来做宣传。</p>
大家明面上不敢说什么,背地里还是对自己坐这个位置指指点点。</p>
大宋位面</p>
宋徽宗看着天幕得意的笑道</p>
“九鼎自秦以后就未曾现世,寡人的九鼎就是真正的九鼎。”</p>
“朕所铸的‘神霄九鼎’乃是黄金与铜混合,更是旷古烁今。区区九鼎如何能比”</p>
天幕中视频继续</p>
“第二名【传国玉玺】”</p>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p>
“这八个字对于每一个华夏的男子都具有无比的吸引力。”</p>
“始皇帝一统六国,成为了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之后命令丞相李斯以蓝田玉制成玉玺。”</p>
“以篆文刻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p>
“后来刘邦进入关中,秦王子婴把玉玺献给了刘邦。”</p>
“刘邦很重视,把玉玺藏在了长乐宫,并把他命名为传国玉玺。”</p>
“之后这枚玉玺,就开始命运多舛。”</p>
“几经战乱,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反复复”</p>
“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五代时期,后唐李从珂携带玉玺在玄武楼自焚身亡。”</p>
“自此玉玺便不见踪影,后世出现的传国玉玺均是伪造。”</p>
“传国玉玺作为历代皇权正统的信物,没有玉玺总是会缺少点底气。”</p>
“因此排名第二”</p>
“莫说是找到这枚玉玺”</p>
“就是找到当年玉玺盖的封戳,都能秒杀华夏百分之九十九的文物。”</p>
第三名【司母戊鼎】</p>
“司母戊鼎可以说是华夏历史上最出名的青铜器”</p>
“即使去问一个对文物和青铜器没有了解的人,他知道的青铜器是什么。”</p>
“他的答案十有八九是司母戊鼎。”</p>
“世界已知的出土最大的青铜器,重达1600多斤,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p>
“司母戊鼎是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华夏高超的铸造水平”</p>
第四名【利簋】</p>
“利簋又叫武王征商簋”</p>
“它记载了华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武王伐纣’。”</p>
“内中用4行33字铭文记载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