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8章 国之柱石,一方父母,盛唐风月,府天,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杜士仪千里迢迢回到了朔方灵州时,已经是五月初了。由于曹相东陈永流放,谢智身死,整个朔方经略军他已经能够如臂使指,此次李佺留下坐镇,有郭子仪和来圣严张兴等人辅佐,自是稳稳当当没有半点纰漏。老当益壮的李佺亲自出城迎接了杜士仪,一路回来时,便说起当年曹相东谢智陈永麾下不少人被调到丰胜三受降城一带,因主将被贬,惶惶难安。
“所以,这次大帅奉诏入朝述职,三受降城中甚至有传言,大帅此次估摸是入朝高升拜相,不会回来,其中甚至有额手称庆,以为劫后余生者。”说到这里,李佺不禁加重了语气,“虽则以讹传讹者固然不少,但背后指不定有人煽风点火,所以,不等大帅回来,我便已经令郭子仪和来瑱亲自前往丰州安抚,顺便清查此事。擅专之处,还请大帅宽宥。”
“我之前既然请以李将军为节度副使,此次前往长安时又以你专知留后事,自然信得过。只不过,如此传言,是曹相东等人余孽贼心不死,还是另有玄机,却也说不准。”杜士仪问了一句,却又看着左右来圣严和张兴问道,“你们两个怎么看?”
“曹相东三人煽动胡户,图谋不轨,人证物证确凿,军中纵使有为他们叹息的,但国法森严,要说附逆其余孽,却还不至于有人如此不智。”来圣严公正地评判了一句,面色继而凝重了下来,“倒是突厥如今内乱不断,左杀骨颉利因兵败,子女牧场被人吞并殆尽,其本待去投突骑施,却在半路被人杀了,故而如今登利可汗正在和他的另一个叔父,右杀伊勒啜争权。而昔日附庸突厥的葛逻禄、回纥、拔悉密等部则是趁机吞并其他小部族壮大实力。”
“所以,西受降城如今既然互市频繁,突厥以及各部中人都常常赶马前来,人员既然混杂,其中奸细趁机散布流言,以使朔方不安,这就无可厚非了。”张兴接在来圣严之后补充了一句,继而就笑了起来,“故而仆固怀恩本待和郭子仪一块去,被李将军一口拒绝后,还大为不忿,亏得李将军让他回去安抚夏州,他才高高兴兴走了。至于宥州之地,有康将军在,那些心怀叵测之辈多半失势,如今也渐渐上了正轨。”
朔方安定对杜士仪来说,是一等一的好消息,所以他点头首肯了众人的判断,等到回了灵州都督府,他也来不及喘口气,就留了众人在灵武堂中商议。既然知道前头三受降城流言不断,即便郭子仪和来瑱已然双双前往,他还是决定三日后自己亲自带人去一趟。而对众人提到自己这次回京,李隆基硬塞了二十余禁军军官,就只见下头脸色各异,就连自己就曾当过左金吾将军的李佺都叹了一口气。
“南衙十六卫已经只剩下个空壳子了,至于北门禁军,骄横之人更是比比皆是,当年王毛仲得势时,甚至有人敢白昼杀人1
张兴跟着杜士仪的年限最久,此刻也就索性直言问道:“大帅,不知道这些人被调来朔方到底是为何?”
“不止我,幽州张大帅、河西崔大帅、陇右杜大帅,以及河东王将军,每个人都划拉走了二十余人。明面上的理由,自然是陛下要让禁卫军官磨砺见血,以期将来能够多出几个良将。但实则……”杜士仪环视左右,换上了一副郑重其事的表情,“三位皇子被废的事情,你们也总该听说了。”
尽管已经有人心中暗自怀疑,可从杜士仪口中说出来,无疑证实了某种可能性,一时上上下下面色大变的不在少数。而身为宗室的李佺,则是扼腕叹息道:“我和太……我和李瑛虽并不熟稔,可也曾听说,他自小习文练武,熏陶忠孝礼义,我真的不信他会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来!李瑶好学,李琚好武,这兄弟俩固然也许会心存怨怼,可凭他们之能,如何可能染指北门禁军?”
灵武堂中一时无人说话,杜士仪也不想把话点得太透,只是哂然一笑道:“此事是圣心独运,我们就不必多言了。不过因我走得急,大多数人都尚未来得及跟来,只有先头蓟郡公李楷洛之子李光弼随我北上。我一路和他攀谈数次,兵法军略无不出众,而且弓马娴熟,勇武不凡,总算是给我万里挑一,选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杜士仪既然说是难得的人才,众人无不惊讶。这些年来无数事实证明,杜士仪选人用人的眼光实在是精到。此次能够对那李光弼如此赞不绝口,足可见对方至少是可造之材。于是,李佺便笑着答道:“既如此,回头我一定要召来这李光弼好好问问,看看他是否真有三头六臂,能让大帅如此嘉赏1
“还有一件事,让少伯来说吧。”杜士仪陡然想到王昌龄禀报的那一节,便对他微微颔首。
“我这次跟着大帅回京城,以朔方节度掌书记的身份去参加了不少文会,但只见长安以文采出名的文人士子,如今无不郁闷蹉跎,就连大帅之友人李太白亦然。当年他和孟浩然王季凌制科高第,声名卓著,可几年过去,仍不过备位文学侍从而已,而孟浩然王季凌都已经因故辞官归故里。而如他们一样郁郁不得志的才子,更是比比皆是。”王昌龄说到这里,惋惜之色溢于言表,但随即又自嘲地一笑。
“我也知道,所谓才子,有的是恃才傲物不通人情世故的人,也有的是不知民生疾苦自以为是之辈。可其中不少人,都是有真才实学,忧国忧民却不得其门而入的。如今朝中政事堂的二位相国,李相国早就曾经被人讥刺为不学无术,而牛相国亦是出身小吏,用人自有偏向,可奸猾之人有钻营之路,才俊士子却无上进之门,长此以往,实在不是好兆头!鲜于仲通见我时也私下表露,他在朝受人排挤。”
说到朝中之事,尽管李佺和李林甫都算是宗室子弟,可却不存在什么交情。他素来礼敬文官,尤其是文名卓著的才俊,听到王昌龄这席话不免愤懑地抱怨了几句。而张兴则是开口说道:“少伯此言,大帅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朝中这种格局,各位可曾想过能维持多久?”见众人相顾疑惑,来圣严甚至谨慎地提到,从前的宰相至多不过秉政四年,源乾曜之所以能够两度拜相,而且在相位将近十年,还是因为大多时候都不争,杜士仪便意味深长地说道,“从前陛下不喜宰相擅权,可如今,陛下却希望宰相不要动辄用繁杂的政务去搅扰他。只要能够把政务人事都收拾得井井有条,那就足够了。李相国此前告病多日,陛下赐药两回,却分毫不提罢相,这就很明显了。”
王昌龄路上对杜士仪提起他此次进京所见所闻时,杜士仪只是沉默不语,此刻听到这话,他不禁骇然问道:“大帅的意思是……”
“各位最好有个心理准备,也许李林甫在相位的时间,远比各位想象的要长得多。”
把李林甫完全拉下马是否有可能,是否有好处,这是杜士仪从转任朔方之后,就开始思考的问题。而他此次回长安,开始思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他从现在就想方设法地遏制安禄山,那么是否能起到效果,是否能够对自己有好处。从这种角度来看,他很明白,自己是在官场这个大染缸中浸淫太久,变得越来越市侩了。可是,面对李隆基这么一个好大喜功而又冷酷无情的天子,他不得不用市侩的角度去计算得失!
他不是理想主义者,损人不利己,又或者损己而利人的事情,他是决不会去做的!更何况他如今已经不是一个人,他有妻儿、知己和师友,还有众多因为相信他,或奋斗在塞外草原,或奔走于两京之间的人。
没有李林甫,兴许就不会有安禄山的崛起和不可一世;没有安禄山,兴许就不会有安史之乱。可是,即便没有这些,他仍然可以清清楚楚地察觉到,如今的大唐盛世之下,贪腐横行,盗贼不断,黎民逃散……早已处处隐忧,千疮百孔了!
当杜士仪见完文武,回房沐浴更衣之后,疲惫欲死地躺在长榻上,对身边的王容提及此次进京种种,以及玉奴的近况,自己的各种担忧和彷徨时,他就只觉得妻子的手按在了自己的双侧太阳穴上,轻轻地揉按着。
“我早就说过,杜郎何去,妾身何从。”
王容突然停下手,随即摩挲着杜士仪那不复年少时光洁的面庞,轻声说道:“我知道,你一直历任各方,每次回朝都想办法腾挪出来,还不是为了那里掣肘太多,施展不开手脚?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想了,纵使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可只要赢到最后,笑到最后就行了!杜郎,你是我们母子的天,也是无数追随你的人的天,更是朔方子民的父母,既然我们都是你的后盾,你就只能胜,不能败1
杜士仪轻轻抓住了王容的手,随即闭上了眼睛:“有你这句话,我自会奋勇向前,不复后顾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