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佚名,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陛下说的这四个地方离受灾严重的白水等最远也不过千里,按照百姓们的脚力,大半个月左右就能到了。</p>
问题是,这么近的距离,那边肯定也会或多或少的受灾了,迁过去做什么?</p>
崇祯走下平台继续道:“迁过去的百姓,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大量开垦田地。”</p>
“留在原籍的百姓,也要组织起来,每隔五六里地,在靠近田地的地方修筑一座……湖泊。”</p>
“第三,如果灾民还有多的,那就修路,将陕西到北京、或者到南方的官道给修整一翻。”</p>
崇祯说完的时候,正好站在了皇极殿的大门前,随即一脚迈出,站在了大殿前,看着陕西的方向,满脸的沉重。</p>
他记得自崇祯元年开始,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p>
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p>
天灾就没停过,陕西百姓过的太苦了。</p>
如果有可能,他是真想全陕的百姓迁出来,可惜现在做不到,也不能做,这么做等于放弃了陕西。</p>
所以,他现在要趁着这个机会提前规划一下,说不定有转机。</p>
众大臣看不到崇祯的脸色,可跟在崇祯身后的王承恩却是看到了崇祯脸上的沉重,心中暗自叹息了一声,皇爷背负的太多了。</p>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崇祯才回到皇极殿内,看着群臣满脸的疑惑,当即问了一句。</p>
“怎么,朕刚刚说的你们都没有听懂吗?”</p>
“陛下,恕臣等愚笨!”</p>
众大臣对视了一眼后,内阁辅臣施凤来站了出来。</p>
“陛下,修湖泊后,河网密布,涝能排,旱能灌,修路方便运输和行走,这些臣等都能理解,可您的第一条是开垦荒田,臣等有些困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