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3章,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佚名,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陛下,陈天衢也是位搞研究的人,只不过是搞光学的,所谓光学就是研究光的特性和应用,以及玻璃等等,千里眼就是其中一种产品。”</p>
崇祯的突然提问,让徐光启有些错愕,但依旧快速回答。</p>
PS:光学一词源于西方,公元前就已经有《反射光学》一书了,中国的《墨经》记载了八条几何光学现象,光学一词在明末也不是很突兀的东西。</p>
“光学?”</p>
崇祯心中猛的一突,光学这玩意可比火器研究难多了,以这个时代的技术和认知,很难出突破性的成果。</p>
虽然他不知道徐光启说的这个人,但他知道,明末清初的时候,已经有类似显微镜、夜视镜、眼镜等类似的光学仪器出现了。</p>
特别是前两种,对医学、军旅等等都有极大的帮助。</p>
现在的千里眼就是望远镜,但倍数一般,若是能搞个三五十倍的,那对行军、刺探敌情和以后的大航海是极大的帮助。</p>
“难道显微镜就是陈天衢搞出来的?”</p>
崇祯心中嘀咕了一声,随即又嘀咕道:“甭管是谁搞出来的,这种光学研究人才,绝对不能放过!”</p>
想到这里,崇祯看向徐光启:“徐爱卿,你应该认识陈天衢吧,写封信给他,问他愿不愿意加入工业研究院,有什么条件都可以提!”</p>
“陛下,您想要光学方面的人才?”</p>
徐光启有些错愕,随即又道:“不止陈天衢,杭州一带,还有好几个研究光学的,诸如桐溪俞天枢、西泠高逸上等,要不要一起?”</p>
“可以,搞研究的人才,无论是哪方面的,朕都要,而且多多益善!”</p>
崇祯很是爽快,对这种人才,绝对不能漏掉。</p>
又嘱咐了几句后,崇祯才让徐光启离开,然后召来了李若涟。</p>
“李爱卿,安排人去查一查焦勖、薄珏两人的底细,另外再去查一查薄珏在苏州府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看看能不能顺藤摸瓜,收拾一些江南的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