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就大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6章 李敏的心思,李晗朱元璋,咖啡就大蒜,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京师匠造书院,以半年为一期培养工厂需要的技术工人,到目前为止,也向各大工厂输送了上千名工人了。</p>
而这些工人到了工厂后,也迅速成为中坚力量,为工厂的顺利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但是随着工厂的日益增多,而且对工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人的缺口也越来越大。</p>
而且匠造书院的学子们自行造出来的改良型蒸汽机,也让李敏意识到,以书院模式培养工人,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p>
唯一的缺憾是,培养工人数量还是太少了。</p>
一开始他想的是,那就再建几所技术类型的书院,先把规模扩上去再说,不过在某次无意和太医院院正楼英闲聊后,他改变了主意。</p>
自从获得《赤脚医生手册》后,楼英也在不遗余力的推广该本医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p>
在太医院还好,但是在地方上,各家医馆大夫的行医标准,并不能很好的统一起来,因为所谓医术精湛,其实更多的方面,还是看大夫的经验丰富不丰富,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就算是同一种症状,不同的大夫也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出来。</p>
倒不是这些大夫医术不行,而是他们在看病时,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望闻问切的出发点也各不相同。</p>
而且很多大夫,在传道受业时,都习惯于留一手,即不会将自己的看家本领传授出去,敝帚自珍的习气很严重。</p>
因此楼英决定启奏陛下,开设全新的医学学校,便以《赤脚医生手册》为标准教材,来传授医学培养医生。</p>
通过和楼英的闲聊,彻底启发了李敏,他瞬间意识到,之所以培养工人的速度慢,便是因为这些工匠在入学之前,完全没有受过统一的标准教育。</p>
所有的一切关于工业方面的知识,只有等到进入匠造书院后,才能重新学习,这样便大大减缓了培养人才的速度。</p>
在李敏的设想中,应该在匠造书院以下,另设新学,按照工业人才的标准,教授更为基础的知识,如算术、米、厘米、吨等各单位的应用,力臂、扭矩、马力等基础知识的培养等等。</p>
和工业流水线生产一样,也将新学传授的知识统一标准,全国推广。</p>
而京师匠造书院,则作为更高一级别的学府,专为大明培养高级精锐技工或是研究型人才,专攻新型机械的改进和革新,或是其他工业品如钢铁、炸药、白糖等的研究和改进。</p>
而匠造书院这样的高级学府,还可以多建几所,甚至在富裕的地方省份,也可以各建一所。</p>
而学子们从低一等级的工匠学校毕业后,便已接受了完整的工业知识培训,想要更进一步,便可以考取匠造书院这样的高级学府,即便考不上,也可以直接进入工厂,成为产业工人。</p>
还可以……</p>
李敏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便是在地方各书院中,加入工业培训的课程,这样即便学子们考不上秀才举子,也可以去工匠学校进学嘛。</p>
甚至是,在娃娃启蒙时,便可以加入基础的工业知识,予以培养。</p>
当然,这一举措要开展实行的话,无异于撬动了文人文坛的基石,必定会面临来自文坛的巨大压力,他李敏,甚至有可能会被文坛骂成是千古罪人。</p>
因此这事儿,必须得征得陛下的同意,没有陛下肯首,此事绝对成不了。</p>
就在他奋笔疾书时,突然间,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李尚书,李尚书在吗?”</p>
这不是宫里的掌印太监王景弘吗,他来家里,那必然是陛下要宣自己觐见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