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逐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72章 贾雨村的难处,红楼襄王,飞花逐叶,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听完朱景洪的讲述,朱咸铭微笑着说道:“这些事你去办吧!”</p>
“是!”朱景洪并不忸怩,很坦然应下了此事。</p>
又聊了一阵之后,见皇帝神色已有些难受,朱景洪便多关切了几句。</p>
自己什么情况皇帝清楚,所以制止了朱景洪的招呼,转而劝他不必担心。</p>
人老了就容易执拗,再怎么劝都听不进去,尤其是朱咸铭作为皇帝,劝太多甚至可能起反作用。</p>
“爹,章奏是看不完的,您得保重身子才是!”</p>
“你这小子,我难道还不知道?我有分寸,等忙完了这一阵,我自会好好歇歇!”</p>
见老头儿还是这样说,朱景洪就真的没办法了,于是便只能告退离开。</p>
太子回京是大事,东巡过程中的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更是变成了京城百姓的谈资。</p>
约摸过去半个月后,相关事件热度才落下来,也仅有一些酒肆客栈还有人聊。</p>
“自恒兄,万万没想到,竟能在京城与你相见!”</p>
一处平民酒肆外,冯渊向着眼前李自恒拱手行礼,后者随即向其回礼。</p>
李自恒是冯渊在国子监时的同学,二人关系要好十分亲密,然李自恒早早高中外放为御史,而冯渊已蹉跎十年未能得中。</p>
正统二十年春闱,冯渊已是第三次落榜,这对他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p>
放榜已近两个月,按理说冯渊该打道回府了,可因其每日纵酒消愁染了风寒,所以影响了他回乡的行程。</p>
而要等下一次科考,差不多又得三年之后,想起这件事冯渊就觉得憋屈。</p>
作为同届国子监学子,李自恒是真正的天才,正统十四年第一次参考,便得中二甲第二十五名。</p>
李自恒是个直人,没有那么多虚伪客套之辞,只听他道:“公事入京,得遇故人,实在欣喜!”</p>
“请!”冯渊引着李自恒进了酒肆。</p>
很快酒菜上齐,二人先是互问了近况,最终聊到了科举这一沉重话题。</p>
冯渊不想多提这些桑心事,于是便出言岔开了话题。</p>
“自恒兄何时回金陵,咱们也好一起上路,如此相互有个照应!”</p>
放下酒杯,李自恒沉吟之后,答道:“不瞒冯兄,只怕此番……我不会回金陵去了!”</p>
“这是为何?”冯渊神色诧异。</p>
“此番太子东巡,沿途发生了许多大案,冯兄想来有所耳闻!”</p>
冯渊作为一个举人,家中良田有近千亩,妥妥的士大夫阶层,这些消息他当然知道。</p>
“知道一些,莫非金陵那边的案子,与伱有什么瓜葛,所以……”</p>
见冯渊想岔了,李自恒答道:“金陵的案子,我亲自主办了五件,涉及官员十三人!”</p>
冯渊点了点头,暗道这才符合李自恒的性格,其为人刚正嫉恶如仇,自然会借这次机会整治不法。</p>
当冯渊以为,李自恒是要交割案情,所以暂时脱不开身时,后者说出了更让他意外的话。</p>
“见我查案精干,副都御使王培安王大人,有意举荐我回督察院任监察御史!”</p>
副都御使是正三品大员,调一个地方巡查御史进京,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p>
督察院在都御史之下,就以两位副都御使为尊,得到这样的人青睐往后就有了靠山。</p>
但冯渊看到的不只这一点,因为他还知道王培安另一重身份,即当今太子的老师,这一身份的含金量更高。</p>
实打实的说,以前冯渊认为以李自恒的性格,在官场上应该走不长远,现在看来却是他鼠目寸光了。</p>
而这一刻,冯渊突然想到在十年前,他也有过类似的际遇,才得以从远在千里外的金陵被选入国子监。</p>
那一次的提携,乃是当朝首辅大学士赵玉山所为,彼时这位还是内阁三辅。</p>
只可惜啊,当年我懵懂无知,痴活二十来年,竟未能把握好机会……冯渊越想越觉得的心痛。</p>
联想到这些年屡试不第,冯渊眼眶都湿润了下来,为免尴尬他把头转向了一旁,而后用袖子擦了擦额头。</p>
当下是六月,暑期正热,擦汗的话也说得过去。</p>
转过头来,冯渊给二人酒杯满上,而后提杯道:“恭喜自恒兄,青云直上!”</p>
李自恒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所以他明白冯渊此刻的复杂心情,本欲出言安慰却又觉得多说无用。</p>
随后他便端起酒杯,眼怀关切与冯渊对饮。</p>
人生之际遇,就是这样出人意料,冯渊与李自恒对比起来,就更是显得落差极大。</p>
有人为做不了官伤心,有人为贪官太过而烦心,也有人因官职太高而烦心。</p>
太子东巡系列案件各地陆续查清,卷宗呈送到了刑部衙门,堆到了刑部侍郎贾雨村的案头。</p>
而在这些卷宗到达之前,已有无数信函使者来找过他,为的就是想在他这里求一线生机。</p>
这其中,不乏他的故旧门人。</p>
官做到正三品刑部侍郎,贾雨村自然会有自己的人,毕竟如王培安这般清正,也会提携李自恒这样的人。</p>
地方衙门无权对宣判官员,所以全都得由刑部判决,之后再交大理寺复核。</p>
所以现在,贾雨村便是涉案官员眼中的香饽饽,提前几个月就有人送礼来了,只不过贾雨村全都没收。</p>
东巡一年的案子,直到朱景洪返京拖无可拖,那些人才把卷宗定好呈送,在此过程中罪轻能脱身的早处理好了,所以留在案卷上的人都问题严重。</p>
这些人求贾雨村帮忙,这就让他非常的为难。</p>
当然也可以不帮,可这若真由他来把人判了,那不知道会得罪多少人,而他不想做王培安那样的孤臣。</p>
又是反复看了一天的案卷,贾雨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府。</p>
才发现家里多了几个箱子,就整齐摆放在客厅侧房,这让他瞬间警觉起来。</p>
“谁送来的?”</p>
“老爷,是您在金陵的同僚送来的书,说其中些新印的珍本孤本,太太推辞不过就收下了!”</p>
听到这话,贾雨村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冷哼一声后说道:“叫夫人去内书房等我!”</p>
“是!”</p>
随后,贾雨村走向了木箱,打开后果然是摆放整齐的书册。</p>
贾雨村愣了一下,随后他便一本本拿出书册,下面确确实实都是书册。</p>
接着贾雨村又一本一本翻开,想看看里面是否有玄机。</p>
(本章完)</p>
(/12824/12824373/113319672.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