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0章 街道和道路标准,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由检之所以成立护军使,自然是为了方便地方配合。</p>
避免五城兵马司和三城区分开后,文武之间产生矛盾。</p>
同时,他还有用文官监督武官和勋贵的意思。毕竟单纯让勋贵守城门,他也有些不放心。</p>
不仅如此,他还继续说道:</p>
“五城各门防卫,还要由提督九门内官确认。”</p>
“所有城门事务,五城兵马司指挥、五城护军都尉,都要和守门内官一起确认。”</p>
可以说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好了,让文官、武官、宦官都不能在城门乱来。</p>
群臣和勋贵听到这些,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p>
因为以前的城门事务,是由提督九门内官和五城兵马司管的。</p>
如今皇帝把五城兵马司划归五军都督府,勋贵不偷着乐就好了,怎么会提出异议?</p>
文官就更是如此了,在皇帝调解下设立五城护军司后,他们也能够插手城门事务。尤其是五城兵马司的官员,会由五军都督府官员兼任。这代表着他们对五军都督府部份人有了约束力,和五军营的护军都尉配合,迟早能把护军体系渗透进去。</p>
可以说,这个调整之后,文官和勋贵两方,可谓皆大欢喜。</p>
五城兵马司虽然上面多了几个婆婆,却提升了级别,由正六品衙门一跃变成正二品。</p>
唯一受损的是提督九门内官,从之前的说一不二,变成了要和文武官员商议。</p>
不过对于他们,朱由检是不需要另外商议的。</p>
这些内官的职权,他完全能一言而决。</p>
而且京城各门在这些宦官的管理下,实在称不上好。</p>
朱由检又不打算用他们收取城门税,干脆地削减他们的权力。</p>
避免将来提督九门内官变成九门提督,越来越有权力。</p>
在用内官的权力做出让步后,朱由检的诉求,自然就随之而来,他命人取出卫尉寺绘制的京城街区图,向太仆寺卿陈奇瑜道:</p>
“朕之前让工部和太仆寺一起对京城的街道进行改造,你们规划好了没有?”</p>
“还有新开的城门,位置确定了没有?”</p>
陈奇瑜前几日恰好和工部右侍郎张文郁商议过,确定京津铁路的车站和路线等问题。</p>
闻言当即回道:</p>
“臣和张侍郎初步议定,在京城北面、东面、西面,各开一个城门。”</p>
“北面的城门就在钟鼓楼北,方便把京西铁路延伸进来。”</p>
“张侍郎打算在营建新钟塔的同时,仿照前元建立钟鼓楼市。方便人们去参观新钟塔,购买钟表、星表等物品。”</p>
这个想法,其实是朱由检提出来的。他让张文郁等人规划新街道,当然没忘记建立几个商贸中心。</p>
后世北京著名的王府井和西单现在都是朝廷衙门和达官贵人的府邸所在,当然不可能建成市场。</p>
所以他之前选择就选择了灯市作为商业区,把戎政府迁走,建立百货商场。</p>
钟鼓楼市就是他规划的城北市场,在建造新钟塔拆迁周边建筑时,一并建立起来。</p>
指着京城的街区图,陈奇瑜道:</p>
“前元修建大都时,确定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p>
“按照新制度量衡,大街的宽度就是十二丈、四十米。”</p>
“只不过前元的步长度相比新制略短,实际只有三十七米宽左右。”</p>
“这次重建钟鼓楼区域,臣等打算按新制定为四十米,从北安门到新城门,作为京城的北大街。”</p>
这个规划,朱由检是认可的。</p>
但是京营护军使李邦华却皱着眉头说道:</p>
“陛下,在京城新开城门,就得派人守卫。”</p>
“那样防御压力会更大,需要更多的兵力。”</p>
“臣以为当前内九外七十六城门正好,不需要新开城门。”</p>
群臣之中,也多有附和他的。</p>
这些人不愿大兴土木,甚至不想做任何改变。</p>
但是枢密院这个机构,就是朱由检对朝廷制度改革才设起来的,他们天然没有反对改革的立场,被朱由检轻易击溃:</p>
“不开城门的话,新钟塔如何修建?”</p>
“在钟鼓楼附近的百姓,如何愿意迁到城外去?”</p>
“如果你们能解决这件事情,不开城门也行!”</p>
这让他们如何解决?</p>
能够住在城内的,谁愿前往城外?</p>
城内有城墙的保护,遇到战事也不用担心危险。</p>
城外那就不一样了,一旦发生战争坚壁清野,那就可能需要把房屋给拆毁。</p>
如果来不及撤到城内的话,有可能连命都要搭进去。</p>
所以城里的人只要有条件,那是绝对不愿前往城外的。</p>
甚至就连外城的南城区,都有很多荒地。</p>
陈奇瑜作为此事的主持者,更是提出了一系列理由,向武英殿里的大臣仔细解释道:</p>
“新城门不但方便城内城外往来,把一些愿意去城外的人迁出去。”</p>
“还能方便城外的人来新钟塔校时,在钟鼓楼市场购物。”</p>
“连接诸王府和大学城的铁路,也要经过新钟楼,直接修到城内。”</p>
这点才是杀伤力最大的。</p>
在诸王府和大学城规模越来越大的现在,很多达官贵人和学生家长,都要求修好连接的道路,方便京城和两地的往来。</p>
那些勋贵想到以后可以直接从钟鼓楼乘坐有轨马车通往诸王府一带的宅邸,对此纷纷赞同。</p>
其他大臣在想到那些学生后,也不好再提出反对意见来。</p>
他们的亲戚子弟有些就在学堂读书,而且那些精力旺盛的学生,如今是京城报刊投稿的主力。</p>
谁都不愿意招惹这些人和他们的父母,不好再反对新开城门的提议。</p>
陈奇瑜在说服他们之后,又指着京城街区图说道:</p>
“钟鼓楼这边,将成为一个交通中心。”</p>
“建立有轨马车站,通过大街上的铁路,前往京城各地。”</p>
“向南能连接皇城北面的北安门,向北连接新开的城门。”</p>
“向西通过斜街连接德胜门,向东通过顺天府街、东直门大街连接东直门。”</p>
“这条大街还能向北连接安定门、向南连接崇文门。”</p>
“可以说从钟鼓楼这里,能通往东城各地。”</p>
朱由检微微点头,对陈奇瑜能理解交通中心这个概念很满意。</p>
而且更让他满意的,是以后能直接从皇城的北安门,经过新城门出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